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新视界>基层动态>孟河镇> 内容
为了让孟河居民深入了解考古日常工作,增强社会文化遗产的参与和保护意识,共同守护精神家园,孟河镇行政审批局联合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“辨土寻踪,追溯本源”——常州孟河温阡路遗址公众考古体验活动。本次活动由考古专业人员带队,通过实地参观考古文化遗址,普及考古勘探常识,近距离观摩出土文物,亲身体验考古勘探来感悟历史真实与厚重,深刻理解考古工作的意义和文物保护的价值!
温阡路遗址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温阡路村东。20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,发现周代土墩墓。土墩底径22米,高4米,采集到印纹陶片及原始瓷片。2014年,道路修筑时,曾发现宋代墓葬,出土瓷碗、砚台、铜镜等遗物。为配合基本建设,2021年4-5月,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永泰路以东、金府路以南、永佳路以西地块进行调查勘探,发现地块范围内存在灰坑、灰沟、水井、墓葬等遗迹。因地块原属温阡路村,故命名为温阡路遗址。在获得发掘证照后,2022年10月,正式开始考古发掘。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。
有人说,考古就是挖墓,也有人说,考古就是探宝。那么,考古究竟是什么?市考古研究所郑铎所长结合他自己20多年考古研究经历告诉大家:考古是探索未知、揭示本源,通过追溯文明的起源和发展,帮助我们留住历史根脉、坚定文化自信。活动中,参观群众来到温阡路考古工地,在专业人员指导下,分组体验勘探、发掘工作。首先考古队队员向居民展示考古勘探基本流程及基建考古成果图片,详细介绍考古调查勘探常用工具。
常州市考古研究所任林平主任向大家介绍,考古工作者最常用的勘探工具是探铲,也就是俗称的“洛阳铲”。洛阳铲最早是盗墓工具,后来成为考古工具,与常见的铲子不同,洛阳铲铲头呈筒状,使用时,垂直插入地面,然后旋转上提,带出地下土壤。考古人员通过辨认土质土色,从而确定地下是否存在古代遗迹。在考古队员的带领下,参观群众还实地体验了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,认识了不同的考古工具,学习了发掘、判断、记录的工作要点,并走进正在发掘的考古现场,在已开挖的探方里,专业人员带领大家体验发掘清理。使用手铲时,不能用力铲土,而要轻轻地刮土、切土,一旦发现文物,就要更加小心地使用毛刷,一点点刷掉浮土,让文物露出真容……亲身感受了考古学工作的独特魅力。
考古的目的,不只是把文物挖出来,更应是“让历史说话,让文物说话”。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,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;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,更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。